榆林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翱潭取?/h3>
首家无障碍借阅室,开启了盲人独有的“阅读”之旅;互助关爱、移动体检、慰问帮扶,让新就业群体心里暖暖的;老旧小区改造,改到了居民的心坎上……2024年,榆林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可圈可点的民生画卷。
建成全市首个无障碍借阅室
走进榆林市图书馆无障碍借阅区,智慧书架、视障智慧音乐舱、盲文刻印系统、智能盲文教学机等无障碍阅读专用设备一应俱全,工作人员耐心地为视障人士讲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开启“阅读”之旅。
“这里除了设备齐全、资料完整外,服务也很周到,我们行动不方便,工作人员经?;岽勇繁甙盐颐墙拥皆睦朗?,等回去的时候还会把我们送到车上,很细心,很暖心?!笔诱隙琳叱铝怠?/p>
2024年,榆林首家无障碍借阅室和盲人影屋成立,让视障人士的“诗和远方”不再遥远。这里拥有目前国内一流的无障碍阅读专用设备,极大地满足了视障人士的阅读需求,让他们能够便捷地畅享阅读之乐,并获取所需信息。
“目前,我们已经接待了很多盲人朋友,给他们提供多种暖心志愿服务,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这里真正成为视障朋友们心灵的栖息地?!笔型际楣菸拚习柙那涸鹑苏湃屎扑?。
成立无障碍借阅室是我市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之一。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2024年,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建成开放,15个城市书房与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城市一刻钟公共文化阅读服务圈基本形成。全市共建成图书馆13个,文化馆13个,建成“两馆”分馆376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403个,城市书房38个。
新就业群体有了“娘家人”
“感谢市总工会给我们这么好的福利,让我们身体健康有了很大的保障,心里很温暖。”刚刚体检完的榆林佳日工贸集团员工李东东说。
李东东所说的福利,是2024年11月21日市总工会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的移动体检活动,来自能源运输行业的100名货车司机在工会志愿者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进行包括肝功肾功、超声等体检项目,医护人员还结合大家体检情况和咨询内容提供用药指导、治疗建议等暖心服务。
“重点组织能源运输、家庭服务、快递等行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行免费体检,通过医护人员上门送检的方式,为新就业形态职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健康服务,切实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总工会副主席马敏介绍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迅猛增加,市总工会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深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会进万家”等活动,办好民生“暖心事”,拉满新就业群体“幸福感”。目前,榆林已成立市级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4家,县级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55家。建成会员活动阵地6处,省级“司机之家”三处,配有社会化工会工作者6人,共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46908名。
“我们将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推动新业态行业建会入会,集中开展互助关爱、移动体检、慰问帮扶等暖心服务,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让工会组织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值得信赖的‘娘家人’?!甭砻羲怠?/p>
老小区“软硬治理”展新颜
破旧的楼房外立面被做了保温与粉刷,坑坑洼洼的道路也变得平整,排水、供暖管网得到更新,新装的电梯已顺利投入使用……提起中心城区新楼下巷计量小区的变化,居民贾秀芳竖起了大拇指。
计量小区是一个已建成20多年的老旧小区,居住30多户居民,大多为老年人。2024年,榆阳区对该小区进行了总体改造。改造内容包括楼房外立面、楼梯间、给排水、供暖管网、照明、路面硬化等工程,并为3个单元各加装了一部电梯。
“以前我和老伴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每天上下楼十分不方便,如今有了电梯,想啥时候出去就啥时候出去?!奔中惴妓?。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系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近年来,我市持续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关键举措。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62个,已完工48个。全年加装并投用电梯175部,正在加装电梯65部。2019年以来,结合改造,全市新增停车位4997个,新增电动汽车充电桩425个,新增非机动车充电桩1405个,新增安防智能感知设施及系统871套。180个小区新增设置消防设施,217个小区新增设置安防设施,210个小区实施消防车通道划线、标识改造,46个小区结合改造成立党组织,82个小区结合改造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榆林市将持续秉持初心,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民生保障的“底色”会越来越浓,幸福生活的“成色”也会越来越足。
首家无障碍借阅室,开启了盲人独有的“阅读”之旅;互助关爱、移动体检、慰问帮扶,让新就业群体心里暖暖的;老旧小区改造,改到了居民的心坎上……2024年,榆林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可圈可点的民生画卷。
建成全市首个无障碍借阅室
走进榆林市图书馆无障碍借阅区,智慧书架、视障智慧音乐舱、盲文刻印系统、智能盲文教学机等无障碍阅读专用设备一应俱全,工作人员耐心地为视障人士讲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开启“阅读”之旅。
“这里除了设备齐全、资料完整外,服务也很周到,我们行动不方便,工作人员经?;岽勇繁甙盐颐墙拥皆睦朗?,等回去的时候还会把我们送到车上,很细心,很暖心?!笔诱隙琳叱铝怠?/p>
2024年,榆林首家无障碍借阅室和盲人影屋成立,让视障人士的“诗和远方”不再遥远。这里拥有目前国内一流的无障碍阅读专用设备,极大地满足了视障人士的阅读需求,让他们能够便捷地畅享阅读之乐,并获取所需信息。
“目前,我们已经接待了很多盲人朋友,给他们提供多种暖心志愿服务,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这里真正成为视障朋友们心灵的栖息地?!笔型际楣菸拚习柙那涸鹑苏湃屎扑?。
成立无障碍借阅室是我市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之一。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2024年,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建成开放,15个城市书房与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城市一刻钟公共文化阅读服务圈基本形成。全市共建成图书馆13个,文化馆13个,建成“两馆”分馆376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403个,城市书房38个。
新就业群体有了“娘家人”
“感谢市总工会给我们这么好的福利,让我们身体健康有了很大的保障,心里很温暖。”刚刚体检完的榆林佳日工贸集团员工李东东说。
李东东所说的福利,是2024年11月21日市总工会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的移动体检活动,来自能源运输行业的100名货车司机在工会志愿者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进行包括肝功肾功、超声等体检项目,医护人员还结合大家体检情况和咨询内容提供用药指导、治疗建议等暖心服务。
“重点组织能源运输、家庭服务、快递等行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行免费体检,通过医护人员上门送检的方式,为新就业形态职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健康服务,切实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总工会副主席马敏介绍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迅猛增加,市总工会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深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会进万家”等活动,办好民生“暖心事”,拉满新就业群体“幸福感”。目前,榆林已成立市级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4家,县级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55家。建成会员活动阵地6处,省级“司机之家”三处,配有社会化工会工作者6人,共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46908名。
“我们将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推动新业态行业建会入会,集中开展互助关爱、移动体检、慰问帮扶等暖心服务,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让工会组织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值得信赖的‘娘家人’?!甭砻羲怠?/p>
老小区“软硬治理”展新颜
破旧的楼房外立面被做了保温与粉刷,坑坑洼洼的道路也变得平整,排水、供暖管网得到更新,新装的电梯已顺利投入使用……提起中心城区新楼下巷计量小区的变化,居民贾秀芳竖起了大拇指。
计量小区是一个已建成20多年的老旧小区,居住30多户居民,大多为老年人。2024年,榆阳区对该小区进行了总体改造。改造内容包括楼房外立面、楼梯间、给排水、供暖管网、照明、路面硬化等工程,并为3个单元各加装了一部电梯。
“以前我和老伴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每天上下楼十分不方便,如今有了电梯,想啥时候出去就啥时候出去?!奔中惴妓?。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系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近年来,我市持续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关键举措。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62个,已完工48个。全年加装并投用电梯175部,正在加装电梯65部。2019年以来,结合改造,全市新增停车位4997个,新增电动汽车充电桩425个,新增非机动车充电桩1405个,新增安防智能感知设施及系统871套。180个小区新增设置消防设施,217个小区新增设置安防设施,210个小区实施消防车通道划线、标识改造,46个小区结合改造成立党组织,82个小区结合改造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榆林市将持续秉持初心,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民生保障的“底色”会越来越浓,幸福生活的“成色”也会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