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2小时不限次数电话号码-400元3小时快餐,凤楼信息茶楼的官方网站,51茶馆

中国文明网总站

榆阳兴中路社区:擦亮“邻里党建”品牌 打造幸福和谐社区

  走进驼峰路街道兴中路社区辖区祥泰巷,“爱在邻里”文化墙引人驻足。现如今,“邻里”成为市民的时代新名词,邻里互助、邻里圈、邻里文化越来越成为社区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探索路径。近年来,榆阳区兴中路社区致力于邻里文化的培树,文化赋予“邻里”新的生命内涵,在“邻里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打破以往的陌生人邻里氛围,居民逐渐树立“社区一家”的意识。

  兴中路社区属老旧平房型社区,辖区基础设施差,巷道复杂交错,人口密度和人员流动性高,社区治理难度大,居民生活环境如何改善、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如何提升,不仅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病,更是居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

  今年以来,兴中路社区以“邻”文化为切入点,探索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诉求为导向、以居民自治为内核,逐步构建以“邻里情、邻里帮、邻里学、邻里乐、邻里颂”为主要内容的“邻里党建”品牌,按照“12345”的工作模式,通过优选核心、搭好平台、健全机制、齐聚力量,把党建工作融入万家灯火,把暖心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邻里队伍“全整合”

  凝聚邻里服务“优生力量”

  社区建设的要义是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成为凝聚城市社区治理合力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发力支点。为此,兴中路社区结合现有党员分布,整合多方资源,吸纳退休老党员、党员骨干等在海龙福园小区建立睦邻党支部,在平房片区建立南北两区党支部;将双报到单位、辖区单位等15家单位纳入邻里联盟,成立“邻里红管家”党建联盟,将邻里民生和区域党建有机结合,利用为民服务资金、小区空闲房屋、空闲地、场馆公园等,解决居民休闲、锻炼无场所和惠民便民的问题。党建引领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形成党建工作共抓、服务资源共享、民生难题共解、和谐社区共建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邻里路径“12345”

  走出邻里服务“多元大道”

  如何做到需求从群众中来、服务到群众中去,方法和路径至关重要。兴中路社区结合辖区实际,探索出“一轴二平台三队伍四邻苑五议事”的“12345”工作路径,搭建居民服务的管理体系,以强化党建为轴心引领,建立睦邻驿站、邻里联盟两个平台,组建睦邻党支部、睦邻议事委员会、邻里红管家三支队伍,规划设置邻里活动的睦邻苑、智能便民的慧邻苑、联动服务的助邻苑、少儿苑的稚邻苑四邻苑,创立广泛收集、集体评议、民主决定、过程监督、效果评价的“集、议、决、督、评”五步议事工作法。今年以来,在邻里党建的引领下,协调解决小区改造、充电桩安装、巷道改造、防汛隐患等多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社区年初立下的“十件实事”军令状全部落地。同时,为实现服务力量“邻循环”,兴中路社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爱心积分兑换推广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当中,推行基层社会治理积分制,一套积分,让居民从“推着干”变为“比着干”“争着干”,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翁”。

  邻里服务“全方位”

  打造邻里“美好家园”

  居民有需求、社区就有服务。兴中路社区实施“邻里”主题活动,推动服务受欢迎、有成效、可持续。暖心服务共筑“邻里情”,在“我们的节日”传统节假日,通过组织邻里庆元宵、邻里中秋情、邻里暖重阳等活动,让居民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社区氛围。党员带头共促“邻里帮”,成立“邻里先锋”“助老关怀”“爱心帮扶”“邻里调解”“公益慰问”等组织,鼓励辖区党员带头居民互动,形成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多彩教育共助“邻里学”,对接社区片警、法律顾问、老师等,组织群众参与“心理课堂”“法律维权”“防骗防盗”“传统文化”相互学习、相互教育,在学习中增强凝聚力。党群合力共享“邻里乐”,开展“趣味运动会”“元宵灯谜会”“爱心换积分”等睦邻友好主题活动,让居民广泛参与,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形成社区居民一家乐的良好氛围。创新载体共推“邻里颂”,通过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最美志愿者”“最美邻居”“拴正人家评比”等活动,弘扬邻里互助精神,爱护团结、珍视团结。

  兴中路社区“邻里党建”正以创新之美、风尚之美、睦邻之美,为社区发展注入新时代的巨大动力。下一步,兴中路社区将进一步提升“邻里党建”品牌的引领力和号召力,打造集休闲娱乐、理论宣讲、业余学习、协商议事等功能为一体的邻里中心,推动组织建在邻里、难题解在邻里、服务聚在邻里、民心融在邻里,使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来源:榆阳宣传)